如何认定侵犯外观设计的行为?
我设计了一款产品的外观,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最近发现市场上有类似产品,感觉对方可能侵犯了我的外观设计。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到底怎样才会被认定为侵犯外观设计行为,想了解一下认定的标准和方法。
展开


认定侵犯外观设计的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要有合法有效的外观设计专利存在。这是认定侵权的基础,只有获得了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才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也就是说,外观设计必须具备新颖性、独特性等条件才能获得专利。 其次,要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近似。判断时,一般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准。如果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应当认定两者相同;如果无实质性差异,则应当认定两者近似。比如,两款手机的外观,在整体轮廓、按键布局等主要设计特征上基本一致,就可能被认定为近似。 再者,被控侵权产品必须是在与专利产品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上使用了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观设计。相同种类产品很好理解,比如都是手机;相近种类产品则是指用途相近的产品,像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用途有一定的相似性。 最后,还需要考虑被控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虽然专利侵权一般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在确定赔偿数额等方面,主观过错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被控侵权人明知是他人的外观设计专利,仍然进行生产、销售等行为,那么其主观过错就比较明显。 总之,认定侵犯外观设计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如果遇到侵权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