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的资产应该如何入账?
我公司收到了一批捐赠的资产,但是不知道在财务上该怎么处理入账。也不清楚入账的流程和依据是什么,害怕处理不当违反相关规定,想了解一下捐赠的资产入账的具体方法和相关要求。
展开


在会计处理上,对于捐赠的资产入账需要区分不同的主体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当收到捐赠的资产时,这实际上属于企业获得的一项利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如果捐赠是来自政府及类似机构,且具有补助性质,应当按照该准则进行处理;若为其他主体的捐赠,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比如,企业收到一批捐赠的设备,在入账时,按照设备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当区分是否存在限定条件。如果捐赠资产附带了使用上的限制条件,如规定只能用于特定项目,应计入“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若没有限制条件,则计入“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期末,再将捐赠收入分别转入“限定性净资产”或“非限定性净资产”。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接受捐赠的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相关资产科目,如“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等,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捐赠收入”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按照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金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科目。这样的入账方式,能够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资产的情况,并遵循了相关的财务和会计规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