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该怎么打官司?


当遇到肇事逃逸需要打官司时,首先要明确这主要涉及到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个方面。在民事诉讼中,目的是为了让肇事逃逸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刑事诉讼则是由检察机关对逃逸者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一步,收集证据。证据是打官司的关键,它能帮助你证明事故的发生以及你所遭受的损失。你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的相关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这些能直观地反映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像车辆的碰撞位置、刹车痕迹等;警方的出警记录,这是官方对事故情况的记录,具有权威性;责任认定书,它明确了事故各方的责任划分;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这些能证明你因事故所受到的身体伤害情况;医疗费用发票,用于确定你在治疗过程中所花费的金额;误工证明,证明你因受伤而耽误工作所造成的收入损失等。 第二步,确定被告。被告通常是肇事逃逸的司机。如果车辆有车主,并且车主在这起事故中有过错,比如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未告知司机、将车辆借给没有驾驶资格的人等,那么车主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以将其列为共同被告。此外,如果车辆投保了保险,保险公司也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因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需要承担赔偿义务。 第三步,撰写起诉状。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法律文书,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诉讼请求,也就是你希望通过打官司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事实与理由部分,详细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以及被告肇事逃逸的情况和你因此遭受的损失等。 第四步,选择管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一般来说,事故发生地的法院对这类案件有管辖权,你可以选择向事故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步,立案。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后,将其提交给选定的管辖法院。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立案,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的金额根据你主张的赔偿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 第六步,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首先是法庭调查阶段,双方当事人需要陈述案件事实,出示证据,并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证。你要清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证据,说明证据的来源和证明目的。接着是法庭辩论阶段,你可以就案件的争议焦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反驳对方的观点。最后是最后陈述阶段,简要总结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第七步,等待判决。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庭审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民事判决是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刑事判决是10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