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如何进行监督支持?


行政审判的监督与支持是保障行政诉讼活动公正、合法进行的重要机制,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来谈谈行政审判的监督。监督主要是确保行政审判严格依法进行,防止出现违法、违规或不公正的情况。从监督主体来看,有多个层面。人民检察院是重要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一规定明确了检察院对行政审判进行法律监督的具体方式和情形。 此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也有监督职责。上级法院可以通过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对下级法院的行政判决、裁定进行审查。比如,当当事人对一审行政判决不服提起上诉时,上级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若发现一审判决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不当等问题,会依法进行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等处理。这种层级监督机制有助于保证行政审判的质量和公正性。 社会监督也是行政审判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媒体等可以对行政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公众可以通过旁听庭审、查阅裁判文书等方式了解行政审判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媒体的监督则可以将行政审判中的一些问题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促使法院依法公正审判。 接下来看看对行政审判的支持。支持行政审判有助于保障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行政审判的公信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取证、执行等工作。《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如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等。这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法院行政审判结果的执行,体现了对行政审判的支持。 同时,国家通过完善行政审判的相关制度、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等方式支持行政审判工作。比如,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审判能力,为行政审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司法资源条件。总之,行政审判的监督和支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了行政诉讼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