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中如何适用缺席判决?
我涉及一个仲裁案件,对方当事人无故不来参加仲裁。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仲裁是怎么适用缺席判决的,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和流程吗?我担心自己不了解规则会影响最终结果。
展开


在仲裁程序里,缺席判决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缺席判决就是在一方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而未参加仲裁审理时,仲裁庭依旧可以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这就是仲裁适用缺席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 从适用条件来看,首先是要对当事人进行书面通知。仲裁机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仲裁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只有在完成书面通知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考虑缺席判决的适用。如果没有进行书面通知,就不能直接作出缺席判决。 其次,当事人必须是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或者中途退庭。这里的正当理由,通常是指一些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客观情况,比如突发重大疾病、遭遇不可抗力等。如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例如因突发急病住院且能提供医院的证明,仲裁庭一般会考虑延期审理,而不会适用缺席判决。 在适用程序方面,当出现符合缺席判决条件的情况时,仲裁庭会继续进行审理。仲裁庭会依据现有的证据、双方提交的材料以及庭审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在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充分审查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主张,确保裁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作出缺席判决后,缺席的一方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救济,比如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但这必须有法定的理由,如仲裁程序违法、仲裁员有受贿等行为。 总之,仲裁中的缺席判决是保障仲裁程序顺利进行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来适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