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看待“法不禁止即可为”这一观点?

我不太理解“法不禁止即可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生活里它到底怎么用呢?比如在一些商业活动或者日常生活行为中,只要法律没禁止,是不是就都能做呀?我很想知道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 view-more
  • #法不禁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不禁止即可为”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念。简单来说,它的意思是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人们可以自由地实施自己的行为。这一理念主要适用于私法领域,也就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领域,比如民法。 从合理性方面来看,它保障了公民和市场主体的自由和创造力。在现代社会,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进行详尽的规定。如果没有“法不禁止即可为”的理念,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社会的发展和创新也会受到阻碍。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可以在法律未禁止的范围内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活动,这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过,“法不禁止即可为”也不是绝对的。它需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适用。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就意味着,即使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某种行为,但如果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或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也是不被允许的。比如在居民区深夜大声喧哗,虽然可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这种具体行为,但它违反了公序良俗,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是不可以做的。 此外,在公法领域,比如刑法和行政法,适用的原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因为公权力如果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随意行使可能会侵犯公民的权利。而“法不禁止即可为”主要针对的是公民和市场主体的私权利。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法不禁止即可为”这一理念,既要保障自身的合法自由,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