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实施步骤:
第一步,作业调研。这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生产经营过程,识别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主要作业。例如,在制造业企业中,可能存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组装、质量检验等作业。通过与各部门员工沟通、现场观察等方式,详细了解每一项作业的内容、流程、耗费资源等情况。这一步的目的是为后续的作业认定和成本分配提供依据。
第二步,作业认定。在作业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各项作业进行分类和确认。要确定哪些作业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指那些能为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的作业,比如产品的核心生产工艺;而非增值作业则是不能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的作业,如产品的存储、搬运等。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有助于企业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第三步,成本归集。将企业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到各个作业中。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如原材料费用、人工工资、设备折旧等。例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可以按照设备在各个作业中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中。这一步是准确计算作业成 本的关键。
第四步,建立成本库。根据作业认定的结果,将性质相同的作业合并成一个成本库。每个成本库代表一组具有相似成本动因的作业。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如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订单数量等。通过建立成本库,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第五步,设计模型。根据成本归集和成本库的信息,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该模型要明确各个作业成本库与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关系,确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产品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设计合理的模型是确保成本计算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第六步,应用软件。选择合适的作业成本管理软件,将上述模型和数据录入软件中。通过软件实现作业成本的自动化计算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软件还可以提供各种报表和分析功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成本情况。
第七步,运行分析。使用软件计算作业成本,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作业成本的构成、变动趋势,以及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差异。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改进的方向。例如,如果发现某项作业的成本过高,可以进一步分析原因,是资源浪费还是作业效率低下。
第八步,持续改进。根据运行分析的结果,对作业流程、成本管理方法等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作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定期对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依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符合制度中对成本核算准确性和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工程尾款纠纷五年以上被起诉还能要回吗
有人把我的裸照发给别人是否违法?
医疗事故纠纷分为几级几等?
关于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法院执行时被执行人确实没钱会抓人吗?
交警大队不管了现在应该找谁?
什么年龄可以领结婚证?
索要钱财属于什么行为?
价格欺诈应该投诉到什么部门?
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有哪些最新规定?
个体户申报成本能随便填吗?
被人起诉了还能不能注册营业执照?
代换驾驶证需要多少钱?
离婚后没按协议分割财产该怎么办?
工伤胸骨骨裂如何进行赔偿?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劳动模范奖金是怎样规定的?
藏族是否受法律保护?
超声波报告来历不明,医院是否应担责?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