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程序是怎样的?


无形资产评估程序是一个较为严谨且系统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明确评估基本事项,这是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需要与委托方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委托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确定评估目的,比如是为了转让、投资、抵押等;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即具体要评估哪些无形资产,像商标权、专利权等;还要确定评估基准日,这是评估价值的时间点。相关依据可参考《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该准则要求评估人员应当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接下来是签订业务委托合同。在明确基本事项后,评估机构与委托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中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评估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违约责任等。这一环节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相关规定。 然后是编制评估计划。评估机构要根据评估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计划内容涵盖评估工作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采用的评估方法和程序等。合理的评估计划有助于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之后是进行现场调查。评估人员要到委托方的现场,对无形资产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查看无形资产的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市场竞争力等,收集相关资料。这一步骤是为了获取准确的评估信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再之后是收集评估资料。除了现场调查获取的资料外,评估人员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市场信息、行业数据、财务数据等。资料的收集要全面、准确、可靠,以便为评估提供充分的依据。 接着是评定估算。评估人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等,对无形资产进行评定估算。在估算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评估准则和规范,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是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评估人员在完成评定估算后,要编制详细的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评估报告要客观、准确、清晰地反映评估情况。编制完成后,将评估报告提交给委托方。《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对评估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以上一系列程序,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