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股东签名做担保私人借款算不算诈骗?
公司股东发现有人冒充自己签名为他人私人借款做担保,很是气愤。担心自身权益受损,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以及如果构成诈骗后续该怎么处理,对自己会有哪些影响等。
展开


首先,要明确诈骗的法律概念。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冒充股东签名做担保私人借款这种情况中,如果冒充者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借款的目的,通过伪造签名这种虚构事实的方式,让出借人误以为是股东真实意愿提供担保从而借出款项,且借款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较大标准,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然而,如果冒充者并没有非法占有借款的目的,只是出于其他原因冒充签名,比如想帮忙但未经授权等,那么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但可能会涉及其他民事侵权责任。比如,可能要对被冒充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其行为侵犯了股东的姓名权等合法权益。 另外,在判断是否构成诈骗时,还需要考虑借款数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涉及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