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产权是否以房产证为准?
我买了套房子,已经住进去了,但房产证还没办下来。我有点担心,这房子的产权到底怎么算呢?是只要住进去就算我的,还是必须等房产证办下来才确定是我的?我想知道房屋产权是不是真的以房产证为准。
展开


房屋产权是否以房产证为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从一般情况来讲,房产证是房屋产权的重要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正常的房屋买卖等产权变动过程中,只有完成了在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领取了房产证,房屋的产权转移才在法律上得到认可。比如,张三把房子卖给李四,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但没有办理过户登记,也就是李四没有拿到房产证,那么从法律上来说,房子的产权依然属于张三。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房屋产权不以房产证为准。例如,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取得房屋产权的。《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如果法院判决某套房屋归一方所有,那么从判决生效时起,即使还没有办理房产证变更手续,房屋的产权也已经发生了转移。还有合法建造房屋的情况,《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比如,某人在自己合法拥有的宅基地上建造了房屋,那么从房屋建造完成时起,他就取得了房屋的产权,而不是以拿到房产证为标志。 综上所述,虽然房产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房屋产权的重要体现,但在一些特定情形下,房屋产权的确定并不完全依赖于房产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