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财产?


在法律层面,判断婚后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财产,需要根据保险的具体类型、保费来源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综合考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保险,在一定情况下通常也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分红型、投资连接型保险,这类保险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投资收益的范畴。根据上述民法典的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投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这种情况下保险的收益部分以及对应的现金价值等,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夫妻双方在婚后用共同收入购买了一份分红险,每年获得的分红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然而,如果是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的保险,并且在购买时明确约定该保险属于个人财产,那么这份保险通常会被认定为个人财产。这里所说的个人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比如,一方在婚后用自己的婚前积蓄购买了一份保险,并且通过书面协议等方式明确该保险属于个人财产,那么该保险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另外,对于一些具有人身性质的保险,如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的重疾险、意外险等,情况会有所不同。这类保险通常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一般来说,其保险金主要是对被保险人身体受到伤害或疾病的补偿,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通常会被认定为被保险人的个人财产,而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丈夫在婚后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疾险,后来丈夫不幸患上重大疾病获得了保险金,这笔保险金通常会被认定为丈夫的个人财产。 综上所述,婚后买的保险是否属于夫妻财产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保险类型、保费来源以及相关约定等多种因素来判断。在处理涉及保险财产分割等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