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是否需要找律师?


遗嘱继承不一定需要找律师。 首先,在一些情况下,不找律师也没问题。如果遗嘱形式合法、内容清晰明确且不存在争议,比如遗产只是少量存款,继承人关系明确,那么自行处理遗嘱继承事宜是可行的。因为遗嘱继承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继承人可直接按遗嘱内容继承。我国法律规定,遗嘱人只要具备行为能力、遗嘱意愿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与社会道德且有特定形式,遗嘱就是有效的。比如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写下一份处分自己合法财产的遗嘱,内容不违法,形式也符合自书遗嘱要求,那这个遗嘱就是有效的,这种情况下不找律师也能顺利进行继承。 然而,在一些复杂情况下,找律师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遗嘱内容复杂,涉及多套房产分配,其中会有房产价值评估、不同房产产权状况等诸多因素;或者继承人有特殊情况,像存在某些可能影响继承权益判定的特殊身体或精神状况;又或者遗嘱存在被质疑的可能性等。律师可以发挥专业作用,帮助起草遗嘱,保证遗嘱从格式到内容都严格符合法律要求,防止潜在纠纷产生。在遗嘱执行阶段,律师能按照法律规定有条不紊地处理遗产分配等事务,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要是一个人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为防止以后出现法律风险和纠纷,找律师处理遗嘱相关事宜是比较靠谱的选择。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这就要求遗嘱要符合法定条件,而律师能更好地把握这些要点,确保遗嘱合法有效。 相关概念: 遗嘱能力:指订立遗嘱的人具有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也就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通常年满十八周岁、精神正常的人具备遗嘱能力 。 遗嘱见证人:见证遗嘱订立过程的人,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