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我最近听说了虚假诉讼罪,但不太清楚具体的司法解释。我想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认定为虚假诉讼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会涉及到这个罪名,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虚假诉讼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虚假诉讼罪,简单来说,就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捏造事实等手段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下面来详细解读相关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虚假诉讼罪进行了详细规定。该解释明确了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即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都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这里的伪造证据可以是伪造合同、借条等;虚假陈述则是当事人故意作与事实不符的陈述。 在认定方面,该解释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也属于虚假诉讼的范畴。也就是说,虚假诉讼不仅仅局限于诉讼提起阶段,在执行阶段以虚假事实干扰执行的,同样可能构成犯罪。 关于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解释》对“情节严重”也给出了标准,比如造成他人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或者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致使义务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财产给付义务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财产权益,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等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虚假诉讼行为包括:夫妻双方为了逃避债务,通过虚假诉讼将财产转移给一方;企业为了逃避破产清算,虚构债务进行诉讼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司法秩序,还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进行虚假诉讼。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