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知假买假有什么司法解释?
我之前在超市买了些食品,后来发现是假货,但我其实在买的时候就大概知道可能有问题。现在我想了解下这种知假买假的情况,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能保障我的权益,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展开


在法律中,“知假买假”指的是消费者在明明知道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仍然进行购买的行为。对于食品知假买假的情况,有明确的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意味着,即便消费者是知假买假,在食品领域,依然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张权利。 这项司法解释的意义在于,它着重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如果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要求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所以,在食品知假买假的情形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要食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就可以依法主张相应的赔偿,维护自己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