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条是什么?
我和别人有个合同纠纷,涉及到货币接收。听说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有管辖权,但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我想知道是哪条法条明确了这个内容,以便我更好地处理纠纷。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就为合同纠纷中确定管辖法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而对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二款进一步作出了详细规定。该条款指出,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通俗来讲,当发生合同纠纷且涉及到货币给付的争议时,如果合同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那么接收货币的那一方所在的地方就可以作为合同履行地。根据前面提到的《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是有管辖权来审理这个纠纷案件的。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也有利于法院更高效地处理案件。比如在一个买卖货物的合同中,卖方交付了货物,买方却未支付货款,此时卖方作为接收货币的一方,其所在地的法院就可能对这个货款支付纠纷案件有管辖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