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隐私权与信息公开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有点不太清楚在咱们国家,法律对于隐私权和信息公开这两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我自己有时候会担心个人隐私被随意公开,但又看到有些信息是需要公开的。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在这两者上是怎么平衡和规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隐私与公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在我国,对于隐私权和信息公开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对隐私权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比如,个人的日记、信件、聊天记录等都属于私密信息,未经本人允许,他人不能随意查看、传播。这一规定明确了隐私权的范围和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行为方式,为保护个人隐私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依据。 而在信息公开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规定。以政府信息公开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应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该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比如,政府的财政预算、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等信息,都属于应当公开的范畴。这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企业收集、使用和公开个人信息也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需要明确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内容,并取得个人的同意。 当隐私权与信息公开发生冲突时,法律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一般来说,当信息公开涉及公共利益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的隐私权。例如,在传染病防控期间,为了公共健康安全,相关部门可能会公布确诊患者的部分行程信息。但这种信息公开也必须遵循必要原则,不能过度公开个人隐私信息。同时,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得到保障,如果信息公开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个人有权依法要求相关方承担侵权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