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扣押物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之前遇到警察扣押我的物品,当时没反应过来也没多问。现在越想越不对劲,想知道公安机关到底是依据什么来扣押物品的,他们要是随便扣东西可不行,所以想弄清楚相关的法律依据。
展开


公安机关扣押物品,主要是指在执法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进行暂时扣留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保全证据、防止涉案物品被转移或损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为公安机关扣押物品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该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这就明确了扣押的范围必须是与案件相关的财物和文件,并且强调了对扣押物品的保管要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也有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第五十三条,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同时,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对已经扣押的物品,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立即解除扣押。这进一步细化了在行政案件办理中,公安机关扣押物品的条件和后续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扣押物品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确保扣押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如果公民认为公安机关的扣押行为不合法,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