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行政强制行为是依据什么法律来执行的。之前听说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手段,但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法律源头在哪里。我就想弄明白行政强制到底有没有合法的依据,依据又是什么。
展开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它主要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这两种类型。 行政强制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这部法律于2011年6月30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强制法》的出台,为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 在行政强制措施方面,该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而且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并且要遵循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对于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同时,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此外,除了《行政强制法》,一些其他的法律、行政法规也针对特定领域的行政强制作出了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行政强制权,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这些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行政强制的法律依据体系,确保行政强制行为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