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不予受理有哪些法律条款?
我准备去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听说有些行政案件法院是不予受理的。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想了解一下行政案件不予受理对应的法律条款有哪些,好确定自己的案子能不能起诉。
展开


在行政诉讼中,明确哪些行政案件法院不予受理是很重要的,这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否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行政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案件不予受理的情形作出了规定。 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第一种是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国家行为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决策性,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进行决策和实施,法院一般不进行审查。比如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与外国签订条约等行为。 第二种是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对象和事项,具有普遍适用性,通常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监督和审查,而不是通过行政诉讼。例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种是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这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主要依据行政机关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不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比如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处分等。 第四种是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一旦法律赋予行政机关最终裁决权,当事人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比如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国务院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也对一些具体情形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比如不符合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的,法院也会不予受理。所以,在提起行政诉讼前,要仔细对照这些法律规定,判断自己的案件是否属于法院受理范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