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发生工伤,单位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当童工发生工伤时,单位需要承担多方面的法律责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从民事赔偿责任来看,根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单位必须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治疗期间的费用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合理费用,这些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来确定。而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童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是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规定的分级原则,对童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比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赔偿金标准为赔偿基数的16倍,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其次,在行政责任方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最后,关于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强迫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等罪名。如果单位强迫童工劳动,或者雇用童工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总之,单位使用童工并导致工伤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