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哪些情形采取措施?
我有个官司一审败诉了,我打算上诉。我想知道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的时候,是按照哪些情形来采取措施的呢?我心里也好有个底,看看上诉有没有机会改变结果。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会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咱们得了解上诉案件一般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的再次审理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会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这就好比一审的判断是正确的,二审就不会轻易改变结果。
要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会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也就是说一审在事实认定或者法律使用上出了错,二审就会进行纠正。
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这意味着一审对于关键事实没弄清楚,要么发回一审重新审理,要么二审自己把事实搞清楚后直接改判。
另外,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这是因为一审在程序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影响了案件的公正审理,所以要发回重新走一遍正确的程序。
对于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类似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