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后发现新证据是应该另行起诉还是上诉呢?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一审已经结束了。最近我又找到了一些和案件相关的新证据,但是我不知道这些新证据是应该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来处理,还是走上诉的程序。我不太清楚这两种方式在法律上的区别和适用情况,想了解下该怎么做才合适。
展开


在一审结束后发现新证据,选择另行起诉还是上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来解释一下另行起诉和上诉的概念。另行起诉指的是在一个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基于新的事实、理由,就同一纠纷或相关纠纷再次向法院提起新的诉讼。而上诉则是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请求。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如果有新的事实、证据,另行起诉也是被允许的。 一般来说,如果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或者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等情况,选择上诉更为合适。通过上诉,将新证据提交给二审法院,二审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有可能改变一审的判决结果。 如果新证据所涉及的事实与原案件并非同一法律关系,或者基于新证据产生了新的诉讼请求,那么另行起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另行起诉可以针对新的事实和诉求展开新的审理程序。 总之,一审后发现新证据是选择另行起诉还是上诉,要综合考虑新证据的性质、与原案件的关联性以及对判决结果的影响等因素。必要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做出更合适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