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存在哪些问题?


公允价值变动核算,简单来说,就是对资产或负债由于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而进行的计算和记录。公允价值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企业财务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很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难度。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对于某些资产或负债,可能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这就使得公允价值难以准确衡量。例如一些独特的无形资产,像企业的品牌价值、专利技术等,由于缺乏可比的市场交易,很难确定其公允价值。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估值技术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给核算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估计和判断。比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企业需要对房地产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经验以及主观偏好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评估结果。这种主观判断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通过操纵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但主观判断的影响使得这一要求在公允价值变动核算中面临挑战。 再者,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增加了财务信息的波动性。由于公允价值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波动,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也会随之大幅波动。例如,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时期,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会大幅下跌,从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这种财务信息的波动性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使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误判。而投资者通常希望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带来的波动性与这一期望相矛盾。 最后,公允价值变动核算的成本较高。为了准确核算公允价值变动,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估值模型,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如此高的成本,从而影响了公允价值变动核算的全面实施。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变动核算虽然在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在进行核算时需要谨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