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接受监察调查有哪几种程序?

我有个朋友可能涉及一些问题要接受监察调查,我很担心他,也想多了解下这方面情况。我想知道接受监察调查具体有哪几种程序呢?这些程序是怎么执行的,会不会很复杂?
展开 view-more
  • #监察调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监察调查是监察机关依法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的活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接受监察调查可能涉及的几种程序。 首先是线索受理与初步核实程序。监察机关会通过多种渠道受理相关线索,如信访举报、上级交办、其他机关移送等。收到线索后,监察机关会进行初步核实,判断是否有违法犯罪的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初步核实通常会采取询问、查询、调取证据等不限制被核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这一程序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 若初步核实后认为存在违法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就会进入立案程序。立案是监察调查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正式启动调查程序。监察机关会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出具立案决定书,并向被调查人宣布。《监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立案后就是调查实施程序。在这个阶段,监察机关可以采取一系列调查措施,如讯问被调查人、询问证人、查询、冻结涉案财产、搜查、调取、查封、扣押等。调查措施的使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例如,讯问被调查人应当个别进行,调查人员应当出示证件,全程录音录像等。这些规定在《监察法》中有详细体现,如第四十一条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调查终结后,如果认为被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会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如果被调查人仅存在职务违法问题,监察机关会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作出相应的政务处分决定。《监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了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的不同处置方式,包括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