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案件的举证期是怎样规定的?
我涉及一个涉外案件,不太清楚在这种案件里举证期是怎么规定的。不知道和普通案件的举证期有区别吗?举证期的时长是固定的还是可以申请延长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涉外案件中,举证期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时间范围。合理确定举证期,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对于涉外案件,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举证期限通常也是不少于十五日。不过,涉外案件由于其特殊性,可能会涉及境外证据的收集、翻译等问题,处理起来相对复杂。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当事人确实有困难无法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延长的期限。 此外,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根据上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