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案件有哪些规定?
我涉及一个行政许可方面的案子,不太清楚相关规定。想了解在行政许可案件里,从立案到判决整个过程有啥规定,以及当事人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比如许可申请被驳回后能怎么维权,审理时遵循什么规则等。
展开


行政许可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以及相应不作为,或者行政机关就行政许可的变更、延续、撤回、注销、撤销等事项作出的有关具体行政行为及其相应不作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关于行政许可案件的规定,有不少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有涉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类案件的审理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许可决定提起诉讼的,以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机关为被告;行政许可依法须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当事人对批准或者不批准行为不服一并提起诉讼的,以上级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在举证责任方面,被告对其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以及相应的不作为负有举证责任。但是,若被告主张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期限,被告也应承担举证责任。同时,对于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应当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否则可能不被法院采纳。 当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这意味着,如果行政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对申请作出回应,申请人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的。 另外,如果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第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第三人在行政许可案件中的地位和权利也受到法律保护。比如第三人可以提供证据,参与诉讼过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之,行政许可案件的规定涵盖了从立案到审理、判决等多个环节,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许可行为依法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