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诉案件的申请程序及审理主要程序有哪些?


再审申诉案件的申请程序及审理主要程序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再审申诉案件的申请程序 再审申请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当事人认为这些裁判存在错误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时,当事人需要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再审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其他有效送达地址;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判决、裁定、调解文书案号;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具体的再审请求。同时,还应附上原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反映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及其他材料。 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 再审申诉案件的审理主要程序 如果再审申请被法院裁定再审,那么就进入了再审审理程序。再审审理程序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在再审审理中,法院会重新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双方当事人需要像在普通一审或二审程序中一样,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等诉讼活动。法院会根据新的证据和查明的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再审程序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确保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在申请再审和参与再审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积极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