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农村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是多少?

我是农村的,家里有人看病花了不少钱,听说有农村医疗救助能报销一部分费用,但不知道具体的报销比例是怎样的。想了解下不同情况的报销比例是如何规定的,比如门诊、住院等,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医疗救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农村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农村医疗救助是政府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困难而设立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旨在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首先,对于农村医疗救助报销,有不同的救助对象,其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特困供养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保户”,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报销后,剩余的合规费用通常可以100%报销。这是因为特困供养人员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政府给予了全额救助,以保障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其次,对于低保对象,报销比例相对也比较高。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报销后,剩余的合规费用,各地通常会按照不低于70% - 90%的比例进行救助。具体比例由各地根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来确定。这是为了帮助低保家庭减轻医疗费用的压力,使他们不会因为疾病而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此外,对于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报销后,剩余的合规费用,各地一般会按照不低于50% - 70%的比例进行救助。虽然救助比例相对低保对象稍低,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医疗负担。 除了住院费用,农村医疗救助对于门诊费用也有一定的救助。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救助对象,在规定的慢性病门诊范围内,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报销。不过,门诊救助的比例和额度相对住院救助会低一些,具体的比例和额度同样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方面,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这为农村医疗救助的申请和办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程序。同时,各地也会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救助的报销范围、比例和标准等内容。所以,具体的报销比例还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