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打球受伤学校需要赔偿吗


在学校打球受伤,学校不一定需要赔偿。这得看学校是否尽到了相应的责任。 首先,法律上把学生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说,如果是像小学生这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打球受伤,学校首先是要担责的,除非学校能证明自己做好了教育和管理工作,比如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场地设施也没问题,在学生受伤后及时进行了救助等。 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中学生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打球受伤,如果学校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责任,像没有对学生进行运动风险提示、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学校就要承担责任。 如果学生受伤是因为学校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根据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比如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导致学生打球时受伤,校外人员是主要责任人,但如果学校安保管理不到位,学校也要承担一定补充责任。 要是学校尽到了相关职责,受伤是学生自身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校可以不承担责任。比如学生不顾老师劝阻,在禁止打球的区域打球受伤。 相关赔偿方面,如果学校有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以及误工费等。伤势严重构成伤残等级的,还需赔偿伤残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等;需要继续治疗的,校方承担后续治疗费等;若导致学生死亡,校方承担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部分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简单说就是年纪小或者精神状态等原因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行为后果的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这类人可以进行与他们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