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过的种类有哪些?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无罪过这个概念,但不太清楚无罪过具体有哪些种类。想请专业人士解答一下,无罪过到底包含哪几种情况,每种情况的特点是什么,希望能得到详细且易懂的解释。
展开


无罪过指的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在我国的刑法体系里,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不仅要看客观上有没有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还要看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如果缺乏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即便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也不构成犯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罪过即无犯罪’原则。 无罪过主要有以下两种种类: 第一,意外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意外事件就是由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况。也就是说,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预见。比如,甲驾驶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有行人乙从路边的小巷中快速冲出来,甲根本来不及刹车,将乙撞伤。在这个案例中,甲对乙的受伤既没有故意也无法预见,这就属于意外事件,甲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不可抗力。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由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损害结果的情况也属于无罪过。所谓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结果,但由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限制,行为人无力排除或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例如,丙是一名火车司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遭遇山体滑坡,巨石挡住了铁轨,丙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避免火车与巨石相撞,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丙虽然知道损害结果会发生,但他无法抗拒,所以不构成犯罪。 总之,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是无罪过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它们都体现了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因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