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执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我遇到了一个执行案件,感觉对方有虚假执行的嫌疑,但不太确定。我想知道虚假执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这样我就能判断这个情况到底是不是虚假执行了,心里也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虚假执行
  • #主观故意
  • #虚构事实
  • #损害权益
  • #执行条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虚假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意图使执行程序偏离正常轨道,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主观故意。也就是说,实施虚假执行的人必须是故意为之,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在欺骗法院和其他相关人员。比如,被执行人明明有财产,却故意隐瞒财产状况,向法院报告自己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以此来逃避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就可能涉及到虚假执行中的故意行为。 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这是虚假执行的核心表现形式。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比如虚构债务关系,让他人以债权人的身份参与执行程序,从而瓜分执行财产。隐瞒真相则是对真实情况进行隐瞒,像被执行人隐瞒自己转移财产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处理。这其中就涉及到隐瞒财产转移这一真相的虚假执行行为。 第三个基本条件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虚假执行行为必须对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上的损失,也可能是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例如,通过虚假执行,真正的债权人无法获得应有的执行款,导致其债权无法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虚假执行行为符合该条规定的侵权构成要件时,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