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资料收集的内容都有哪些?


病人资料收集包含多方面内容。 首先是基本信息,像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等个人说明,还有家庭地址、联系人和宗教信仰等。这就好比给病人建个基础档案,方便医护人员了解其基本情况。依据相关医疗规范,准确收集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医疗工作开展。 其次是当前健康状况,涉及本次发病详细经过、住院主要目的、入院方式以及医疗诊断等。了解这些能让医生迅速掌握病人当下病情,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过去健康状况也很关键,涵盖过往患病历史、家族病史、过敏史、住院经历、手术史以及生育史等。家族病史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遗传疾病风险;过敏史可避免在治疗中使用过敏药物。 日常生活与自理能力方面,关注饮食习惯、睡眠质量、大小便情况、个人卫生、自我照顾能力、活动方式等。这能让医护人员知道病人生活状态,提供针对性护理。 护理体检包括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皮肤状况、口腔黏膜状况、四肢活动能力、营养状况以及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的阳性体征。这些信息可反映病人身体整体状况。 心理状况方面,留意性格特点、情绪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康复信心、对护理的需求、期望达到的健康状态、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病人心理状态会影响治疗效果,了解这些有助于心理支持。 社会状况包括工作环境、医疗保险待遇、经济状况、家属成员对病人患病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等。这能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外部支持和可能面临问题。 近期的应激事件,关注是否遭遇失业、丧偶、离婚、家人患病等重大变故。重大变故可能影响病人心理和身体状况。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这些检查结果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目前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知晓用药情况能避免药物冲突。 相关概念: 主观资料:是病人的主诉,像病人感觉、经历、看到、听到、想到内容的描述,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交谈获得,也包括亲属代诉。 客观资料:是护士经观察、体检、借助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获得的病人健康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