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违反了什么法律?
我在网上购物时,发现自己看到的商品价格比朋友看到的要高很多,感觉是遭遇了大数据杀熟。我想知道这种大数据杀熟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大数据杀熟,简单来说,就是商家利用收集到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和消费习惯等数据,对不同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或交易条件,从而让某些消费者支付更高的费用。这一行为主要违反了以下几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保障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根据该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大数据杀熟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更高价格,明显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也适用于此情况。该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大数据杀熟通过差异化定价的方式,对不同消费者给出不同价格,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同样对大数据杀熟作出了规范。该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数据杀熟本质上就是利用消费者的个人特征进行区别对待,这无疑违反了电子商务法对消费者权益平等保护的要求。 如果消费者遭遇大数据杀熟,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其退还差价并道歉。若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也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