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后该怎么办?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已经被相关部门认定了。但我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是找医院协商赔偿,还是直接走法律程序?也不清楚具体的流程和能获得的赔偿标准,希望有人能给我详细讲讲。
展开


当医疗事故被认定后,患者及家属可以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这是解决问题较为平和的方式。患者可以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比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以便确定赔偿的依据。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对双方进行调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若调解也无法达成满意结果,那么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患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对于赔偿范围和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有详细规定,包括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根据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等。 总之,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后,患者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