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当事人不到案该怎么办?
我涉及一个行政案件,但是对方当事人一直不到案。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事情会怎么处理,案件会不会一直拖着无法解决?我想了解一下法律对于行政案件当事人不到案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展开


在行政案件中,如果当事人不到案,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行政案件中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等。对于不同角色的当事人不到案,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如果是原告不到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这就意味着,如果原告没有合理的原因而不出席案件审理,法院会把原告的起诉视为自动撤回,案件也就此结束。例如,小明作为原告起诉某行政机关,但在开庭时他既没有正当理由,也没有经过法庭允许就不来或者中途退庭了,那么法院就可能按照撤诉来处理这个案件。 要是被告不到案,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也就是说,即使被告不来参加庭审,法院也会根据现有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因为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有义务配合司法程序,不能随意缺席。比如,某工商局被公民起诉,在接到传票后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庭审,法院依然可以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作出判决。 对于第三人不到案的情况,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发生阻止案件审理的效果。第三人参加诉讼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不到庭并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比如在一个涉及土地行政许可的案件中,有个与该土地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他没有正当理由不来参加庭审,法院还是会正常审理这个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