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没有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该怎么办?

我之前打了一场行政诉讼官司,法院对我的诉求进行了审理,但最后判决里没有提到让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我觉得行政机关之前的行为有问题,应该重新处理,现在这种情况我都不知道该咋办了,想了解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没有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可能让当事人感到困惑,但其实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含义。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行政行为确实违法,并且该行政行为所处理的事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时,法院可能会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这就好比医生诊断出病了,还给出了治疗方案,让行政机关重新去处理相关事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也就是说,如果行政行为存在这些问题,法院是可以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 如果法院没有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可能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法院虽然认定行政行为违法,但认为不需要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就能解决问题。比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只是程序上有小瑕疵,但实体结果对当事人权益没有实质性影响,法院可能只是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而不要求重新作出。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没有明确提出要求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因为法院的判决通常是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来进行的,如果没有提出来,法院一般不会主动作出这样的判决。 如果遇到法院没有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情况,当事人可以这样做。如果是因为没有提出相关诉讼请求,当事人可以考虑是否通过上诉来解决。在上诉时,明确提出要求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诉求。如果是认为法院判决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实际需要行政机关重新处理的情况,也可以在上诉中说明理由,请求上级法院进行审查。同时,当事人也可以在判决生效后,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向行政机关反映情况,要求其对相关事项重新进行处理,不过这种方式行政机关是否采纳就不确定了。所以,通过法律程序上诉是更有保障的做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