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物业费未交被物业起诉怎么办?


当遇到房屋漏水未交物业费而被物业起诉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要明确物业费的缴纳义务和房屋漏水问题的责任归属。物业费是业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向物业公司支付的费用,用于购买物业公司提供的各项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业主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如果业主无正当理由拒绝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所以,一般情况下,业主是有义务按时缴纳物业费的。 然而,房屋漏水问题需要看具体的责任方。如果房屋在保修期内,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中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此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维修。如果超过保修期,且属于公共区域漏水,物业公司有责任进行维修和管理。因为物业公司有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义务。如果是业主专有部分漏水,通常由业主自行负责维修。 当被物业起诉时,业主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房屋漏水的照片、视频,与物业沟通漏水问题的记录等。如果是物业未履行维修义务导致房屋漏水,业主可以在诉讼中提出反诉,要求物业承担维修责任或者赔偿损失。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证据和实际情况。如果业主能证明物业存在违约行为,未履行相应的维修和管理义务,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业主部分支付物业费或者减免一定的违约金。同时,法院也会要求物业履行相应的维修义务。总之,业主应积极应对诉讼,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