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
我现在有些困惑,自己经济状况不太好,勉强维持生计,父母那边条件还不错。我就想知道,像我这种自身经济困难的情况,在法律上能不能不尽赡养义务呢?还是说不管怎样都得承担赡养责任?想具体了解下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
展开


在我国法律框架下,通常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子女可能被免除或部分免除这一义务。 首先,如果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这种情况下可免除赡养义务。比如,子女因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且没有收入来源,自身生存都成问题,就难以承担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已婚的成年子女若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也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也可视情况免除赡养义务。这是考虑到子女自身家庭经济状况极差,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实在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赡养。 其次,若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像杀害子女、严重虐待子女、遗弃子女或强奸女儿等,子女成年后可免除赡养义务。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父母严重违背了应有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严重伤害了子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也从侧面说明,在上述特殊情况下,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是有法律依据支撑的。不过,即便存在这些特殊情况,从道德层面讲,子女如果有一定余力,仍可在能力范围内对父母给予一定帮助。而且,若对是否属于可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存在争议,一般需通过法律程序,由法院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判断和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赡养义务不仅包含经济上的支持,还有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即便在某些情况下免除了经济赡养责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责任也可能仍需承担。并且,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以放弃继承权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中有明确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