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用裁定审判?
我最近对法律程序里裁定审判这块不太明白。就是想知道在打官司或者处理法律事务时,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具体状况下,法院会采用裁定审判的方式呢?是有特定的事件类型,还是在特定的诉讼阶段才会用呀?想详细了解下适用裁定审判的情形。
展开


裁定审判通常用于解决特定法律问题与纠纷,在诉讼中对程序性或特定法律问题作决定。 在民事诉讼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裁定适用于这些范围:一是不予受理,比如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二是对管辖权有异议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对案件该由哪个法院管辖有不同意见,法院会通过裁定来确定管辖权;三是驳回起诉,若起诉缺乏必要条件等,法院可驳回起诉并作出裁定;四是关于保全和先予执行,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时,法院要审查并作出裁定;五是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由法院裁定是否准许;六是中止或者终结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出现特定情形,如一方当事人死亡等,法院可能会裁定中止或终结诉讼;七是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八是中止或者终结执行;九是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十是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还有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刑事裁定主要用于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像决定是否同意回避申请等。同时,也用于一些实体问题,例如减刑、假释、驳回自诉等。 行政诉讼裁定主要用于解决程序问题,像驳回起诉、准许或不准许撤诉以及其他由裁定解决的事项。 裁定审判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它能在诉讼的不同阶段作出,以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而且一般不涉及对案件的实质性争议进行全面审理和判断,而是针对特定的法律问题作出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