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节不能认定为自首?
我最近在了解法律知识,对自首的认定存在一些疑惑。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况下,即使嫌疑人有一些看似类似自首的行为,但实际上并不能被认定为自首,希望能得到详细且易懂的解释。
展开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以下是一些不能认定为自首的情节: 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的,比如被公安机关抓获,而不是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的,这种情况通常不能认定为自首。例如,公安机关通过侦查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后实施抓捕,嫌疑人没有主动投案意图的,不属于自首。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虽然自动投案,但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不能认定为自首。如实供述要求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如果故意隐瞒关键事实或者编造虚假情节来掩盖罪行,都不符合自首条件。比如,犯罪嫌疑人在投案时只交代了部分罪行,对重要的犯罪环节或者涉及的金额等关键信息隐瞒不报。 再者,对于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本人罪行,不能以自首论。例如,犯罪嫌疑人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并掌握了相关证据,在审讯过程中只是交代了已被掌握的盗窃事实,这不属于自首情节。 最后,若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也不能认定为自首。自首要求犯罪嫌疑人在投案后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处理,如果投案后逃跑,表明其没有真正的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的意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