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文书里有哪些不适用的语言?

我在写一份法律文书,但是不太清楚里面哪些语言是不能用的。我担心用了不合适的语言会影响文书的效力或者让对方抓住把柄。所以想问问,法律文书里不适用的语言都有哪些,有什么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吗?
展开 view-more
  • #法律文书语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文书中,存在一些不适用的语言类型。首先,情绪化语言是不适用的。情绪化语言是指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容易引起他人情绪波动的表述。比如愤怒、辱骂、讥讽等这类语言。在法律的语境中,法律文书是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呈现事实和阐述观点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审理案件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情绪化的语言会干扰对事实的判断,也不符合法律程序的严肃性。例如在起诉状中,如果使用‘被告简直是无赖,故意坑害我’这样的表述,就会让文书显得不专业,也不利于法官客观地了解案件情况。 其次,模糊不清的语言也不适用。模糊语言就是含义不明确、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和句子。法律文书需要准确地表达当事人的意图和案件的事实,像‘大概’‘可能’‘差不多’这类词汇就不应该出现在关键的表述中。因为在法律执行和判断时,需要明确的权利义务界定。根据《民法典》等法律对于合同等法律文书的规定,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具体,避免因模糊语言导致双方对条款理解不一致,从而引发纠纷。比如在合同中约定‘乙方应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这里的‘合理时间’就是模糊不清的,容易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再者,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同样不适用。网络用语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和使用的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它们具有随意性和变化快的特点。而法律文书是正式的文件,需要使用规范的、通用的语言。使用网络用语会降低文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例如‘yyds(永远的神)’‘绝绝子’等网络流行语,不能出现在法律文书里。法律体系是建立在严谨的语言规范之上的,规范的语言才能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和执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