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固定资产却没有折旧是为什么呢?
我公司账面上有固定资产,可一直没进行折旧处理。我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问题。我想了解下在法律和财务规定上,有固定资产却不折旧可能存在哪些原因,会不会违反相关规定呢?
展开


在会计和法律层面,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固定资产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等因素而发生损耗,其价值也会逐渐降低。折旧就是为了反映这种价值的减少。 从正常的财务处理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规定,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二是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意味着它已经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年限,将其应计折旧额全部计提完毕,所以无需再进行折旧处理。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由于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只有使用权,并且土地具有特殊性,其价值通常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反而可能会增值,因此也不计提折旧。 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属于上述两种例外情况却没有折旧,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一种可能是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理解有误,导致未正确进行折旧处理。另一种可能是企业出于某些目的,故意不进行折旧,比如为了虚增利润等。然而,故意不折旧这种行为是不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规定,企业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检查和处罚,包括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