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政府补贴为什么不认为是诈骗罪?
我之前听说有人骗取政府补贴,但最后没按诈骗罪处理。我不太明白,补贴也是钱啊,骗补贴为啥不算诈骗呢?我想知道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因到底是啥,是有什么特殊规定吗?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而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不能一概认定为诈骗罪,是因为在刑法里可能会有更合适的罪名来对这类行为进行评价。政府补贴往往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比如扶持特定产业、促进就业等,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侵害的不仅仅是财产权益,还包括国家对补贴资金的管理秩序。 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的保险诈骗罪,以及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等,这些罪名虽然本质上也有骗取财物的特征,但由于涉及到特定的领域和对象,立法者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罪名来规制。骗取政府补贴可能适用的罪名有合同诈骗罪、贪污罪等。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骗取政府补贴,可能会构成贪污罪;如果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等方式骗取补贴,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所以,不能简单地将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认定为诈骗罪,要综合具体案情和行为特征来确定合适的罪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