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章为什么不能代替合同章?

我在和别的公司签合同的时候,公司说用公章就行,不用专门的合同章。但我有点担心,不知道公章到底能不能代替合同章,这里面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想了解一下。
展开 view-more
  • #公章合同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公章为何不能代替合同章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公章和合同章的概念。公章是公司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公司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报告等都需要使用公章,它代表着公司的整体行为和决策。而合同章则是专门用于签订合同的印章,它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具有特定的用途。 从法律角度来看,虽然公章和合同章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这里的“盖章”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公章还是合同章,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加盖公章还是合同章,合同在形式上都是有效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章和合同章不能随意替代,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合同章是专门为签订合同而设计的,使用合同章能够更明确地表明公司签订合同的意图。当出现合同纠纷时,合同章的使用可以更清晰地界定该行为是公司的合同行为。而公章的使用范围更广,如果用公章代替合同章签订合同,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合同性质的界定不够清晰。 其次,从公司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对公章和合同章进行区分使用,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合同章通常由公司的法务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保管,使用时需要经过特定的审批流程。这样可以确保合同的签订是经过公司审核和授权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公章可以随意代替合同章,可能会增加公章滥用的风险,给公司带来潜在的损失。 最后,在一些行业或特定交易中,可能存在行业惯例或交易习惯,要求使用合同章签订合同。遵循这些惯例和习惯,能够更好地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虽然公章和合同章在法律上都能使合同成立,但由于它们在使用范围、代表意义、公司管理以及行业惯例等方面存在差异,公章不能随意代替合同章。在签订合同等重要业务活动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相应的印章,以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和交易的安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