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签了合同截肢该如何赔偿?


工伤签了合同截肢后,赔偿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这是确定赔偿的关键前提。 工伤认定,简单来说,就是要官方确定你这次受伤确实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只有认定为工伤了,才能享受工伤赔偿待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就是看截肢对你劳动能力造成了多大影响,从而确定伤残等级。截肢一般属于较严重伤残,可能被鉴定为五级到一级不等,不同等级赔偿标准不同。劳动能力鉴定会综合考虑身体机能丧失程度、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等因素。 赔偿项目方面: - 医疗费:公司要支付因截肢手术及后续治疗花费的全部医疗费用,像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护理费等都包含在内,按实际花销报销。 - 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你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时长依据医疗机构证明确定,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可适当延长。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支付。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 伤残津贴:如果伤残等级较高不能继续工作,会按月支付。比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等。 - 辅助器具费:因截肢影响日常生活,配置辅助器具如假肢等的费用能得到合理赔偿。 - 生活护理费:根据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支付。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分别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赔偿。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总之,具体赔偿金额需依据工伤认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并结合当地相关规定计算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