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骨折严重吗?该怎么获得赔偿?


腕骨骨折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骨折部位损伤的情况来判断。 如果是腕部舟骨或者月骨骨折,且骨折断端有明显的损伤移位,或者伴随月骨脱位,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后期容易造成骨坏死,引发创伤性腕关节炎,会影响腕关节部位的功能,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通常需要及时就诊进行手术治疗。 要是骨折断端对位对线比较好,属于裂纹性骨折,这种情况相对不严重,一般经过腕关节部位制动6 - 8周的时间就能够逐渐恢复。 关于赔偿问题,如果是工伤导致的腕骨骨折,赔偿项目如下: 首先是医疗费用,治疗腕骨骨折所花费的挂号费、检查费、医药费、住院费等,若单位给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就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单位未缴纳,则由单位承担。这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医疗费用支付的规定。 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腕骨骨折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再者是护理费,如果骨折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由所在单位负责。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单位应支付护理费。 最后,若骨折经治疗后存在伤残,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职工可获得相应的伤残补助金等赔偿。例如,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如果不是工伤,而是其他侵权行为导致的腕骨骨折,赔偿项目一般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误工费根据受伤者的平均收入乘以误工时间确定;护理费按照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相关概念: 停工留薪期: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