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于计算应交所得税这一块的会计分录不太清楚。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写分录,也不确定涉及哪些科目。想了解下正确的计算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以及分录背后的逻辑,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会计处理中,计算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环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所得税费用是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它是一个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应交税费则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就是其中核算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明细科目。 当企业计算出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时,需要做以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这里的借方‘所得税费用’表示企业当期因为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所得税成本,它会在利润表中体现,减少企业的净利润。贷方‘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表示企业在这个会计期间内应该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这是企业的一项负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就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并按照上述会计分录进行账务处理。 当企业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这个分录表示企业履行了纳税义务,减少了负债(应交税费),同时银行存款也相应减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