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定执行时效是多久?
我之前和公司有劳动纠纷,经过仲裁后拿到了有利的裁定结果。但公司一直拖着不执行,我想申请强制执行,可又不清楚仲裁裁定执行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想问下这个时效是多久,超过时效会有什么后果,该怎么计算时效呢?
展开


仲裁裁定执行时效,指的是在仲裁裁定生效后,权利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时间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个期间的计算方式如下:如果仲裁裁定规定了履行期间,那么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要是仲裁裁定规定分期履行,就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若仲裁裁定未规定履行期间,从仲裁裁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这里所说的二年时效,并非绝对不变。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若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会发生时效中止的情况。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另外,如果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存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会导致申请执行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若超过了申请执行时效,法院依然会受理申请,但如果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经法院审查异议成立,法院会裁定不予执行。所以,权利人应在规定的时效期间内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