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制有哪些基本方式?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下面为您介绍外汇管制的基本方式。 首先是数量管制。数量管制主要是对外汇买卖的数量进行限制。比如,在结汇方面,一些国家会规定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其所得外汇按官方汇率卖给指定银行。像我国过去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出口所得外汇大部分要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在外汇使用上,会对进口用汇、个人购汇等设定额度限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但对资本项目外汇实行一定的管理,其中就包含数量上的控制,以防止外汇的过度流出或流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其次是价格管制。价格管制也就是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外汇供求。常见的方式有实行复汇率制度,即一个国家货币对另一种货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比如,对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实行不同的汇率,贸易外汇汇率较为优惠,以鼓励出口;非贸易外汇汇率则相对较高,以限制非必要的外汇支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实行过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调剂市场,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价格管制的体现。 再者是综合管制。综合管制是将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结合起来使用。国家会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例如,在经济面临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能会同时加强数量上的外汇流出限制和通过调整汇率来引导外汇流向。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动态调整,综合运用各种管制手段,以实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等目标。 此外,外汇管制还可能包括对交易主体、交易范围等方面的限制。比如,限制某些非居民参与国内外汇市场交易,或者规定某些特定外汇交易只能在特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等。这些管制方式都是为了确保国家外汇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外汇管制的各种方式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外汇管理的体系,对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