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住房到底能被执行吗?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债务纠纷的案子,对方欠我钱一直不还,我申请了强制执行。现在发现对方名下只有一套房子,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他的这套唯一住房能不能被执行呢?我主要想了解在法律上对于唯一住房执行的具体规定和条件 。
展开


在我国法律规定下,唯一住房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被执行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唯一住房并不等同于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唯一住房一般有这些特点:它得是被执行人生活必需的,这意味着房屋价值要合理,大致和当地住房均价差不多,面积也要适中,达到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的150%;还得和被执行人家庭成员密切相关,如果其抚养的人有房,那这套房就不能算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同时要和被执行人未来相结合,比如共有的房产可先析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下,唯一住房可被执行:一是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打个比方,老人名下有一套房,但他儿子房子多,足以保障老人的生活。二是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比如本来有多套房,为了躲债卖掉,只剩这一套,这种就不属于受保护的对象。三是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这其实是为了保障被执行人有地方住,同时也能实现债权人的权益。 法律这样规定,就是要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利,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所以说,唯一住房不是绝对不能执行,关键得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这些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